印遇龍-中國工程院院士
印遇龍,男,1956年1月出生,湖南省桃源縣人,動物營養(yǎng)與飼料科學專家。1978年畢業(yè)于湖南師范學院生物系,曾于1985-1987年,1994-1999年分別在德國國家農科院動物營養(yǎng)所,英國貝爾法斯特女皇大學和加拿大圭爾夫大學學習和工作。獲英國貝爾法斯特女皇大學博士學位。現任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yè)生態(tài)研究所畜牧健康養(yǎng)殖中心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科院"百人計劃人選"。
主要從事豬營養(yǎng)與飼料科學的研究和開發(fā),在豬消化生理以及蛋白質、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飼料的高效利用方面取得如下成績:
1.帶領課題組系統(tǒng)地評定了40多種我國豬飼料氨基酸回腸和糞表觀與真消化率,30多種飼料原料中可溶性淀粉多糖(SNSP)、非可溶性淀粉多糖(INSP)和部分原料中總淀粉、直鏈淀粉、支鏈淀粉、可消化淀粉、抗性淀粉的含量以及NDF、ADF、ADL、SNSP、INSP、磷等的消化率。
2.發(fā)現不同來源淀粉對蛋白質、氨基酸消化和吸收影響的實質,即淀粉被消化釋放出葡萄糖的速度影響氨基酸的吸收和氨基酸在肝門靜脈回流組織(PDV)的代謝程度,從而影響PDV氨基酸吸收的量和組成模式,進而影響PDV組織和整體蛋白質的周轉。
3.發(fā)現功能性氨基酸影響腸道發(fā)育等重要功能:其中發(fā)現精氨酸通過影響Arg-NO-HSP70等信號通路,促進豬蛋白質合成;通過調節(jié)miRNA提高胎盤內胎盤生長因子Ⅰ等功能基因的表達和免疫功能,有效抑制了圓環(huán)病毒等引起的繁殖障礙;可調控肥育豬不同組織相關基因的差異表達,改善胴體品質;低氮日糧中添加亮氨酸可激活蛋白質翻譯起始因子,提高機體蛋白質合成。
4.帶領團隊在影響因子超過3.0和SCI一區(qū)期刊發(fā)表論文80多篇,H指數高達35,獲國家發(fā)明專利17項,主編中英文著作3部,"豬氨基酸營養(yǎng)功能的基礎研究"獲2013年湖南省自然科學一等獎(排名第一),"仔豬腸道健康調控關鍵技術及其在飼料產業(yè)化中的應用"獲2010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一),"畜禽氮磷代謝調控及其安全型飼料配制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獲2008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一),"豬飼料養(yǎng)分回腸末端利用率及有效氨基酸需要量的研究"獲1996年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排名第一),"豬雞營養(yǎng)參數及配方新技術研究"獲1997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五)。